编者按:今年ASCO设立了临床问题论坛专场,邀请众多知名专家对临床的热点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在6月6日胃肠专题中,对一项关于结肠癌基因分型与临床预后和奥沙利铂疗效关系的研究(摘要3510)进行了重点汇报。我们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黄镜教授对该研究的结果发表独家点评。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摘要3510是关于结肠癌内在分型与临床预后和奥沙利铂疗效的关系的探索性研究,该研究基于以往发表的前瞻性研究C-07的回顾性分析。在C-07试验中,II / III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FOLFOX: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FULV)和FULV组,主要研究终点DFS。 C-07是提前设计好的优效性研究,不仅比较两个治疗组间DFS的差别,同时也探索肠癌的分型对于患者临床预后和奥沙利铂疗效的影响。本次报告的是C-07研究的回顾性分析结果,C-07试验中,患者根据组织样本提交的时间分为探索组(N = 848)和验证组(N = 881)。其中验证组的人群基因分型已知,而探索组人群的基因分型是根据Sadanandam医生发明的CRCA分类方法进行定义的。CRCA分类方法主要检测结肠癌患者NCounter基因编码系列中的72个基因,并据此分为五大类人群:肠型、杯状细胞型、T-A型、干细胞型和炎症型,以重新估计患者亚型以及它们与奥沙利铂获益的关联。
研究结果发现,在探索组和验证组中,干细胞亚型预后较差且奥沙利铂效益不佳。在C-07试验探索组III期结肠患者中,肠型患者与奥沙利铂的获益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危险比[HR] = 0.223),而在验证组中,只观察到有获益的趋势(HR = 0.525,P = 0.141)。原因可能是该研究的统计学power较小,验证组中肠型患者例数较少以及和两组间人群的年龄、性别、疾病特征等信息存在不均衡性有关。
该研究提示,结肠癌患者的基因分型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指导部分患者的临床预后和奥沙利铂疗效的预测。但是总体来说,该研究的病例数过少,干细胞亚型结肠癌患者给予奥沙利铂不能带来临床获益这一结论将来需进一步开展临床试验以证实。